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作文教学切入点

作文教学切入点

2018年05月09日 17:08:33 访问量:238 作者:杨磊

作文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与训练点

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8期

提起作文教学,很多语文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极其难攻的“堡垒”。多数学生或不能围绕文章中心选取材料,或不知如何组织选取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很盲目。每当遇到练笔任务,不知该从何处着手。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取材料,找到作文教学的切入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过程中,合适的素材无疑就是文章的“米”,没有米再好的厨艺也没有用武之地。其实,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可供学生写的东西相当多,他们并不缺“米”,可每逢作文课却总是紧锁双眉,不知道该把哪些“米”放进作文这口锅中来。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习惯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上,对选择写作内容的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习作呈现出来,要么素材老套虚假,毫无创意;要么不加选择,流水账似的堆砌素材,文章给人一种违和感。因此,指导学生有目的的选取素材,是做好文章的前提,也是作文教学的切人点。选取材料应注意:

1、 围绕中心选材

一文一主题,事例不离题。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文章要说明想要表达的东西,也称文章的中心。它是选材的依据,选材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选取与文章中心有关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就像盖房子,建筑工人需要的是钢筋、水泥、砖,而做衣服的毛呢料子质量再好也是不能用的。

2、 选择典型材料

与中心有关的材料很多,要选用那些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打动自己的材料,即典型材料来突出文章中心。记事的文章就要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断,写人的文章则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

3、选择新颖的材料

写出的文章能否打动人,贵在选材新颖生动。作文时尽可能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新人新事新面貌的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对于老材料,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出新内容,不照搬不照抄,避免千人一面。

4、 选择真实的材料

真话三言两语,胜似虚话千句。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许多学生的语言干涩、毫无感染力,就是因为选材不真实,写不出真实感受,读来颇有无病呻吟之感。

叶老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告诉我们丰富的作文素材来源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反应着生活本色。的确,好的材料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更多的则来自生活。为此,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在学生与作文之间架设一座“生活实践的桥梁”,鼓励学生多参与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等活动。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活动,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做一做,然后动脑想一想、悟一悟,他们才能写出符合生活逻辑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学校借“校本教研”这一平台,结合小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或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一年级学生“说说我的家”,二年级学生“画一画我的生活”;或动手创造一幅满意的作品:组织三年级学生制作一个小物件,四年级学生尝试用“一滴墨水”吹出一幅画;或立足课堂,为五六年级的学生构建一个读经典,悟经典,改写经典的活动。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艺的舞台,开辟了更多积累真实素材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有机会亲身去经历一些事情,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

二、指导方法,找到作文教学的结合点

对学生而言,选好材料只是做好文的前提,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还在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所谓谋篇布局就是搭建文章的结构,把选好的材料用富有个人特色的语言合理的组织起来。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我以为对于小学生作文同样适用。它要求文章: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

1、 凤头。

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有开门见山式:在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就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渲染气氛式:借描景、讲故事、引用诗句等先造势,再切入正题。其他还有设置悬疑式等。无论选取那种开头方式,都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力争遣词造句简约、准确、合理,文辞如凤头精彩美丽,达意如山洪先声夺人。

2、 “猪肚”

文章主体如猪肚,充实、丰富,就要求作文材料的组织详略得当,紧扣中心。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详写,其它略写。比如写人,可以通过一件事,详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来凸显某种性格或品质,也可以同时写几件事。但是同时写几件事的着墨应有详有略,不可平均用力。文章的段落、层次之间,可以引用词语、句子,也可以书写一个小的段落达成转承过渡,减弱突兀感,在保障文章逻辑性、层次感的基础上,力求通篇结构严谨、自然流畅。另外,“猪肚”部分的段落要善于利用环境描写造势,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当时的氛围,促成情景互生。

3、 豹尾

“编篮编篓,重在收口。”相当于“收口”的结尾对于作文的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明代学者谢榛也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撞钟与豹尾均指篇末点题,即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把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直接写出来。篇末点题简洁有力,不仅要突出中心而且能使文章更显完整,像豹尾一样有力,像撞钟一样清亮且余味无穷。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少不得一个亮丽的结尾。精妙的结尾方式有很多,或以排比句的形式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来;或特意于文章结尾处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引发一番思考;     

谋篇布局的方法步骤因作文题材而异, 比如在《枫桥夜泊》的改写中,可以这样指导的:

  ①中心不变,基本保持原诗的意思。

  ②抓住重点字词、合理想象。

  ③适当写点感受,可用一些修辞方法。

  学生参照上述方法,结合例文.以古诗文背景内容为题材,改写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再如四年级学生有了“一滴墨水”吹画的体验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写作文时可抓住以下两点:一指导具体写法。可写吹画的过程时。突出吹画时的人动作、姿势、神态;也可写吹画后的感受,写吹出画面的姿态、变化,以及伴随画面的姿态、变化过程展开合理的想象等,然后把吹画过程和画面内容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习作。二总结习作方法。写作“做一做”类作文时,要分别写清楚“怎样做的”和“做后的结果”两部分,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

当然,小学作文结构形式远不止上面这些。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只有一个:自己擅长的,就是最合适的。

  三、勤于练笔,找到作文教学的训练点

  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立足每一次的课堂作文训练,针对不同年级的作文的要求,有区别地确定了学生阶段性的观察对象,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观察方法进行有序的观察,鼓励他们随时记下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此达到训练的目的,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1、培养观察习惯。首先,老师每天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规定观察范围。切忌无目标、漫无边际地观察。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观察。

3、积累微观察记录。提示学生发挥自己的小背包、小笔记的多功能作用,为练笔提供足够的素材。

4、勤于动笔。创设小课堂展示平台,增加练笔机会。引导学生动笔写作、互评习作。每次小练笔都将写和评落到实处,既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快乐,也要让他们清楚失败的原因。长此以往,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以老师的课堂为“引线”去引导学生写作,就能实现学生作文训练的拓展。

  总之,多观察,多思索,多练笔,必将有所得。训练学生作文是学在课堂,练在平时,利在师生。掌握了以上作文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训练点”,老师就能扎扎实实地把好作文教学大关,学生就能在闯过作文入门大关,坚固的作文“堡垒”就将不攻自破!(秀丽根据原文修改)

编辑:懒懒的小凤明
上一篇:学校建设新举措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特此声明。